透過跨文化交流推廣音樂

「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歷久裳新》透過音樂、古蹟、長衫將古典與現代縫合

2023年11月6日

(2023年11月6日,香港)於1960年落成,座落於深水埗的前北九龍裁判法院運作近半世紀後關上大門,彷彿凝住了某個時空、某段歷史。誼樂社將於12月1至3日一連三天在這幢法定二級古蹟內的第一法庭舉辦五場《歷久裳新》音樂會活動。以音樂和長衫兩種不同的藝術元素,訴說古蹟的故事。
 
德奧作曲家鼎立 弦樂悠揚莊嚴法庭
法院大樓採用簡約古典建築風格(Stripped Classicism),對稱結構和俐落線條的外型,與法院的司法功用相得益彰。誼樂社藝術總監兼著名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特別挑選取呼應古蹟建築風格的樂曲,並邀請來自德國的小提琴家寬達,以及本地年青弦樂好手合奏。五場音樂會的節目分別聚焦新古典主義的作曲家理察・史特勞斯、布拉姆斯和亨德密特的作品。
 
跨界藝術合作 以當代手法演繹傳統長衫
法院落成的六十年代,盛載不少人的花樣年華,亦是香港百花齊放,以長衫為時尚的時代。誼樂社是次追溯這段本地現代服飾史的支流,並與香港長衫協會合作添上跨界元素,委約吳國禧博士和李頌詩女士帶領三位新晉時裝設計師──蔡少琦、楊曉琦與鄭秋虹──以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古蹟建築為靈感,設計出兩款男女裝現代長衫,將傳統基調變奏,融合當代創新的演繹。此外,附設的展覽不僅回顧長衫歷史和製作技藝,亦會展出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學生作品供觀眾近距離欣賞。
 
除音樂會及展覽外,節目還包括大師班及古蹟導賞團;而場內亦設有長衫試穿體驗及打卡位,適合不同興趣的人士來參與,務求讓觀眾有更全面的觀賞體驗,透過音樂及相關活動,對古蹟的歷史及故事有多重認識及體會。
 
「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歷久裳新》:音樂會、古蹟導賞、展覽
是次免費節目包括音樂會、古蹟導賞團及展覽,只限受邀請者參與。了解更多節目詳情﹕請按此
 
所有音樂會將於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第一法庭舉行。
 

 音樂會(一)   2023 年 12 月 1 日(五)7:30pm
海頓 D 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 33 之第 6 首,「俄羅斯」,Hob. III:42
演出者 小提琴:陳倬朗*、寬達
中提琴:劉子正
大提琴:賈楠*
理察・史特勞斯 《變形》,TrV 290(利奧波德為弦樂七重奏改編)
演出者 小提琴:陳倬朗*、寬達
中提琴:劉子正、郝立希*
大提琴:李垂誼、賈楠*
低音大提琴:李文瀚#*

音樂會全長約 1 小時,不設劃位及中場休息。音樂會後將設約 40 分鐘的粵語古蹟導賞團。
 

音樂會(二、四)  2023 年 12 月 2、3 日(六、日)2:00pm
亨德密特 《為樂器合奏的教學作品》之八首弦樂小品,作品 44 之第 3 首(第一至第四樂章)
演出者 小提琴:陳倬朗*、寬達
中提琴:劉子正
大提琴:賈楠*
低音大提琴:李文瀚#*
布拉姆斯 G 大調第二弦樂六重奏,作品 36(第一及第二樂章)
演出者 小提琴:寬達、陳倬朗*
中提琴:郝立希*、劉子正
大提琴:李垂誼、賈楠* 

音樂會全長約 30 分鐘,不設劃位及中場休息。音樂會後將設約 40 分鐘的粵語古蹟導賞團。
 

 音樂會(三、五)  2023 年 12 月 2、3 日(六、日)4:00pm
亨德密特 《為樂器合奏的教學作品》之八首弦樂小品,作品 44 之第 3 首(第五至第八樂章) 
演出者 小提琴:陳倬朗*、寬達
中提琴:劉子正
大提琴:賈楠*
低音大提琴:李文瀚#*
布拉姆斯  G 大調第二弦樂六重奏,作品 36(第三及第四樂章)
演出者 小提琴:寬達、陳倬朗*
中提琴:郝立希*、劉子正
大提琴:李垂誼、賈楠*

音樂會全長約 30 分鐘,不設劃位及中場休息。音樂會後將設約 40 分鐘的粵語古蹟導賞團。
 
*樂.誼獨奏家樂團成員 

#承蒙香港中樂團允許參與是次演出
 
任何情況下,捐助機構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傳媒查詢
高級經理(市場策劃)|何詩慧
電話:(852) 3758 2726
電郵:szewai.ho@musicussociety.org
 
市場推廣及發展經理|林尚諾
電話:(852) 3758 2734
電郵:sherlock.lam@musicussociety.org
 
關於「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
誼樂社自2019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於大館及其他香港古蹟建築搭建舞台,為觀眾呈獻多場精采專題音樂會及外展教育活動,讓大眾對香港的文化歷史有更深的認識,映照古蹟在這個大都市的重要性,特別是市民和古蹟、以及和古蹟背後故事的關係。此外,這個項目亦讓世界級藝術家和本地的年青樂手合作,提升年青樂手的演藝水平。此計劃更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紀念《世界遺產公約》五十週年活動「2022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國際分享會中,在全球近百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得「卓越之星」獎項,成為三十個獲獎案例之一。
 
 一向獲觀眾及大眾的好評,誼樂社於2022年的夏季繼續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推出「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這個古蹟推廣計劃為期三年,邀請作曲家及不同的演藝人才,以新的視角去認識古蹟。此計劃亦包括古蹟導賞、藝術家駐場計劃及樂訪校園等活動,惠及觀眾、學生及社區。
 
關於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建於1960年,屬二級歷史建築,是該年代典型的公共建築,見證香港司法制度的發展歷史,極具社會及歷史價值,設計上可見其簡約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特色。建築物樓高七層,設有四個裁判法庭、一個少年法庭及政府部門的辦公室。北九龍裁判法院過往審理旺角、深水埗、石硤尾、長沙灣及何文田的案件,後來因合併於2005年正式關閉。
 
法院大樓經活化後曾成為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大學校舍(2010-2020)。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現為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項目,由香港善導會負責將法院活化成普及司法教育中心「北九.將來」,預計於2026年完成復修工程並開始營運。
 
關於誼樂社(www.musicussociety.org)
誼樂社於2010年由一群音樂愛好者為實踐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的理念成立,透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致力推廣音樂藝術及音樂教育。除了每年邀請海外及本地的著名音樂家於「樂・誼國際音樂節」演出外,樂社獨有的「樂・憶古蹟」音樂會系列走進本地歷史建築演奏,將音樂與社區連結起來。此外,「樂・啓夢想」計劃,讓香港年輕樂手毋須遠赴外地,也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音樂家切磋技藝,提升演奏水平,在藝術上追求卓越。最新分支「樂.誼獨奏家樂團」雲集世界各地的新一代香港音樂菁英,由藝術總監李垂誼構思及策劃,冀望發展成為一支代表香港踏足世界各地演出的室樂隊伍。誼樂社乃香港註冊慈善團體,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