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跨文化交流推广音乐

《灿影》

盛宗亮
大提琴与弦乐队
2012年10月26日 (五)
世界首演
  • 日期时间
    2012年10月26日
  • 音乐会
    新视野艺术节 - 敦煌・极乐
  • 地点
    香港大会堂 音乐厅
  • 艺术家
    慕尼黑室乐团
    李布赖希,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 大提琴独奏
《灿影》的灵感来自世界文明瑰宝──敦煌石窟,这里所绘的佛教艺术壁画和典籍,数量之多,可说举世无匹,最古老的可追溯至第四世纪,年代跨度超过一千年。
 
对我来说,敦煌艺术历经千年风沙及不同政治与宗教的支配,能幸存至今简直不可思议。由是,敦煌艺术成为一种文化总汇的象徵:虽然大部分壁画与手稿都是关於印度传入的佛教,但也有其他宗教的绘像与文献,例如道教、景教,甚至犹太教;从敦煌石窟发掘出来的手稿,除了用中文书写,还有藏文、维吾尔文、梵文、巴利文、粟特文,以及禾阗文。除了文字手稿,还有已失去了记谱法的乐谱,近数十年来不少学者数度尝试「解码」。很有趣的是,虽然几种阐释截然不同,得出来的风格却很相似,都带着强烈的中东情调。
 
或许敦煌石窟最重要之处,在於它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在这种交汇融合中看到古代人是怎样生活的。的确,敦煌是个见证,表现出中国文化与中亚文化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甚至在某个程度上,互相造就并发展了对方。
 
我就是从这个角度构想这首乐曲的。
全曲以一段大提琴宣叙调开始。我第一次到丝路作实地考察时,接触到木卡姆,这是中亚一种古典音乐形式,我就以这段木卡姆的音乐动机作为这段音乐的主题。跟着弦乐团奏出一首陕西北部民歌。陕西是中国古都长安的所在地,这首民歌很为大众所熟悉。起初,两段乐念似乎互不相干,但经过一轮歌曲与舞蹈後,渐渐转变,合成同一汇流。
 
乐曲的标题也是来自一段传说:公元366年,一佛教僧人曾幻见到闪闪金光的千佛。这个预言成了他开始在敦煌开凿第一个石窟的动力。
 
-盛宗亮

其他演出

HKUST Music Alive! 成立典礼演出
日期
2012年10月27日
会场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赛马会大堂
艺术家
慕尼黑室乐团
李布赖希,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李垂谊,大提琴独奏
李垂谊与慕尼黑室内乐团音乐会
日期
2012年10月30日
会场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演奏厅
艺术家
慕尼黑室乐团
李布赖希,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李垂谊,大提琴独奏
敦煌的回响
日期
2012年11月4日
会场
北京国家大剧院 音乐厅
艺术家
慕尼黑室乐团
李布赖希,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李垂谊,大提琴独奏
班夫夏季艺术节 – 夏夜音乐会
日期
2014年7月17日
会场
加拿大班夫中心 罗尔斯顿演奏厅
艺术家
来自艺术节弦乐及管乐大师班的艺术家
盛宗亮,作曲家 / 指挥
李垂谊,大提琴独奏
香港演艺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
日期
2014年11月28日
会场
香港演艺学院 音乐厅
艺术家
香港演艺学院交响乐团
盛宗亮,作曲家 / 客席指挥
贾楠,大提琴独奏
「乐?谊国际音乐节」於芬兰埃斯波
日期
2017年4月7日
会场
芬兰埃斯波塔皮奥拉音乐厅
艺术家
塔皮奥拉小交响乐团
尤金.茨刚,指挥
李垂谊,大提琴独奏
世界首演资料